11月初,多家券商收到通知,要求对多空收益互换DMA(Direct Market Access)业务的新增规模进行管控,量化私募行业前期持续火热的量化DMA策略由此扩张遇阻。在时隔近一个月后据记者调查采访发现,量化私募行业对于相关调整已基本适应,“额度调配”成为量化管理人的主要应对重点。
对于前期监管落地所带来的反思,业内人士表示,DMA策略自身的高波动性和潜在风险,仍需各方理性认知。同时,其他一些新的量化策略也仍然有较大创新空间。
进行两类额度调配
DMA是指私募管理人通过自身的交易终端直接连接到交易所进行下单交易的一种交易模式,DMA策略通常为100%贝塔风险对冲的股票中性策略,并带有多倍交易杠杆。
“11月初从券商端的相关规定下发之后,我们在募资、投资两方面的阶段性工作重点,主要是控制好DMA策略产品的额度调配,严格按照新的监管要求进行投资。”上海某中型量化私募负责人表示。
该私募负责人称,本次主要是控制券商机构与DMA策略相关的业务收益互换总量。只要总量不变,那么存量可以调配。具体而言,一是在不同管理人之间调配,比如,私募管理人A预计出现产品赎回、DMA策略规模降低,就可以通知管理人B有了新的额度;二是同一个管理人在不同产品上的DMA额度调配,例如同一个管理人有甲、乙两个产品都在同一家券商有交易,那么也可以缩小甲产品的规模,扩大乙产品的规模。
作为一家今年以来发展较快的一家新锐量化私募,鸣熙投资市场总监张精忠透露,在新的要求下,目前量化机构的配合主要是“控制新增资金”。此前多家券商收到的通知要求,自11月9日开始,要按照单家管理人的口径,每家管理人每日日终量化DMA业务不得超过11月8日日终规模。由于量化DMA业务总量被控制,相关的业务增减量都需要提前跟券商沟通和预约。所以,现在只能控制新增的申购规模。
不过,有百亿量化私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尽管此前一些量化私募管理人旗下的DMA策略产品收益率曾经大放异彩,但从全行业角度看,不同产品的收益率、净值波动率差异也较大。目前在行业层面,量化DMA业务总量和相关产品的额度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紧张。
高收益潜在风险需关注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呈现小市值强势风格,个股赚钱机会更多集中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板块,带杠杆的DMA策略及中性产品,也有了更佳的“发挥空间”。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该机构监测的908只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年内平均收益率达6.73%,其中811只产品实现正收益。按照目前量化DMA策略4到5倍的主流交易杠杆,部分业绩突出的DMA策略产品完全可以实现年内30%至40%以上的高收益。而这与近期渠道人士所反馈的头部产品收益率数据也大体吻合。
在新的指引下,未来不同量化私募机构之间的DMA策略产品竞争会出现什么新变化?
张精忠分析,未来量化DMA策略的竞争核心预计继续体现在“各家策略所产生的收益率竞争”。但从整个行业层面看,DMA策略的收益率一直在上涨,所以大家感受不到风险。但目前DMA策略高收益的一大主要来源,就是在微盘股和小市值上的风格暴露巨大,同时积累的风险也较大,一旦出现小市值股票的阶段性深度调整,就可能造成超预期风险,并对这类策略造成较大影响。
其他策略仍有创新空间
不少量化私募机构人士表示,未来将严格遵守严管要求,进行量化策略和量化投研创新。同时,其他一些新的策略仍然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蝶威资产总经理魏铭三称,回顾9月以来与量化行业、程序化交易相关的监管情况,引导方向主要在于控制市场高频交易风险和市场杠杆风险。其中,对程序化交易频率的限制,目的是行业公平、健康发展。对DMA业务的限制,一大目的则是降低杠杆率,降低客户承担数倍于市场的亏损风险,同时,有利于券商机构重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但这两者都不是量化行业发展的主基调,不会影响策略开发作为产品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方向。
魏铭三表示,未来量化策略创新的主要方向依然在于类型丰富、多样化、可解释性的策略构建,量化行业将继续推动市场定价公平、流动性保持充沛,特别是通过中长期预测分析,让优秀的上市公司被投资者发现。
蒙玺投资认为,随着市场不断成熟、量化超额收益获取难度加大,量化私募将更多重心放在通过立体、多元的策略创新,拓展更丰富的超额收益来源。在产品端上,开发包括小市值指数在内的更多指数标的,以满足不同投资人需要;紧跟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借助各种衍生品生成复杂的量化策略,以适应各种资产配置场景。在数据端,除了传统量价数据和基本面数据,优秀的量化机构也在积极拓展其他类型数据,如另类数据等小众、有效的数据,从数据端为策略提供更多支撑。整体而言,量化行业未来的各类策略仍有较大创新空间。(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