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对冲策略涉资管市场 规模剑指万亿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4-07-24 11:39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全球资本市场活跃度颇高的对冲基金有望在中国迎来爆发式发展时期。
  根据统计,在有超过6个月持续业绩记录的1873只私募产品中,采取相对价值策略、宏观对冲策略、事件驱动策略、组合基金策略、管理期货策略的产品数目超过350只。而在公募专户中,采用对冲策略的产品也日益增多。
  目前来看,这些对冲基金的业绩整体还不错。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在同期沪深300指数微涨0.4%的情况下,七大策略有业绩记录的2269只产品整体收益为1.30%,小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事件驱动策略表现最佳,平均收益为3.51%,管理期货表现最差,下跌0.21%。
  那么,在中国正在徐徐腾起的对冲基金目前的规模有多大呢?分析表示,预计目前对冲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约在1000亿,而这一数字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就有望被刷新为目前的10倍。
  CTA突飞猛进
  近两年A股市场总体处于下跌趋势,上证指数持续在2000点附近徘徊,甚至在今年3月份三度失守2000点大关。这使得一些传统的私募基金,在推出传统的产品之外,纷纷尝试推出符合市场操作策略的对冲基金产品。
  截至2014年中,业内一线的阳光私募机构如重阳、朱雀、博道等在过去一年内问世的对冲产品规模均有超1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信托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P2P网贷风险暴露、股市的低迷和楼市的拐点风险,投资者尤其是部分高净值人群敏锐地察觉到了刚刚兴起的对冲基金的稳健机会。2011年崛起的中国式对冲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穿越牛熊的新盈利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拥有6个月持续业绩的私募产品中,采取相对价值、宏观对冲、事件驱动、组合基金和管理期货策略的分别有106、6、24、89和148只。其中尤以管理期货(CTA)基金发展最为迅猛,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某基金研究中心对近年来成立的所有CTA基金所做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12年起CTA基金呈井喷式发展态势,从2013年至今共有136只CTA基金成立。究其原因,由于CTA基金和传统的股票、债券相关性极低,因此具有较强的配置互补性。随着公募专户和公募子公司发行渠道的打开,以及期货资管的发展,CTA基金逐渐开始阳光化并进入中国投资者的视野。
  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内对冲工具有限、衍生品市场规模等因素,对冲基金在策略的可实施性、持续性和规模容量上遭遇到一定的考验。
  以相对价值策略中的市场中性策略为例,由于目前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可用来对冲,而在中国近两年冰火两重天的结构性行情下,此类产品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中性,实际上存在风险敞口。
  分析表示,今年3-5月,76只市场中性基金有49只亏损,比例高达64%。这缘于在去年中小盘股票普遍上涨的行情下,无论是主动选股还是量化选股的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其多头股票持仓相比其对冲标的沪深300而言,难免会偏向中小市值股票。而从今年3月起,市场风格发生转变,沪深300指数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一改颓势,大幅跑赢新兴板块。这让对冲基金措手不及,出现了净值波动乃至明显回撤。
  与此同时,由于对冲工具有限、策略趋同,也导致产品收益随着竞争加剧而下降。目前国内衍生品交易规模还不够大,所能承载的套利或交易的资金规模有限,一些原本业绩不错的对冲基金,在自身规模扩大、同类竞争对手增多后,出现了业绩下滑的现象,原有的策略模型失效,原有的获利空间缩小甚至消失。此外,如果团队核心人员跳槽,也很容易遭遇投资策略近亲繁殖的问题,进而导致策略的失效。这就需要基金管理人不断改进策略模型,考量市场新的因素和变量。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虽然都被包含在“对冲基金”大范畴内,但其实不同策略不同产品之间的风险收益特征可谓天壤之别。以管理期货产品为例,其中既有风险较低的套利型产品,也有博取高收益的产品。策略的复杂性也使得投资者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规模剑指万亿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3家,其中合资公司48家,内资公司4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3家;管理资产合计51240.77亿元,其中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36118.22亿元,非公开募集资产规模15122.55亿元。
  除了公募之外,私募的发展同样在快速扩大。
  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7月4日,基金业协会已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563家,管理私募基金5232只,管理规模为1.98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1036家,管理基金1903只,管理规模0.27万亿元;股权基金管理人2080家,管理基金2688只,管理规模1.51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421家,管理基金604只,管理规模0.18万亿元;其他类型基金管理人26家,管理基金37只,管理规模150亿元。
  不过就对冲基金而言,特别是对比全球对冲基金3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可谓仍处于襁褓期,不过,随着中国未来更多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品种的上市,诸多业内人士还是嗅到了中国对冲基金大扩容的气息。
  CFA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施博文认为,中国对冲基金业可谓“沉睡的巨人”,行业现状类似于50年前的美国 。未来随着更多衍生品的推出,以及卖空体系的健全,将使得更多对冲策略变得可以实施,从而塑造出一个巨大的对冲基金行业。
  他特别提到,诸多海外对冲基金都有兴趣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基金管理人在海外发行产品的例子也越来越多。中国监管机构在2013年2月正式开闸,在上海启动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并批准首批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海外对冲基金参与试点,这些都将给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带来新的气象。
  按照预测,未来中国对冲基金的总规模将会很快突破1万亿元,而目前整体来说,大约只有1000亿,成长空间广大。
  值得一提的是,7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罗震表示,私募监管环境的明朗,将令私募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
  一方面,私募基金的规范度提升,将吸引机构客户进入私募行业,目前TOT 、MOM等机构投资者正迅速增长,从海外数据来看,海外对冲基金30% 左右的资金来自于机构客户。随着国内私募行业逐步步入机构投资者时代,私募行业的增长空间再度打开。另一方面,随着私募基金自行发行产品的普及,私募契约型产品将令私募投资范围广、策略灵活的优势进一步充分发挥,私募基金向对冲基金转型的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