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央行等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大方向与总体原则未变(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非标资产不得期限错配、禁止多层嵌套等),但以下几点有所放宽,主要包括:
(1)过渡期延长:资管新规的过渡期由此前的2019年6月延长至2020年底,较长的过渡期将减小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冲击;
(2)新老划断,在过渡期内还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此条款旨在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止出现产品到期后资产的集中抛售;
(3)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产品,允许采用摊余成本法记价;
(4)放宽了资管产品质押融资的要求。此外还有若干具体的规定,如删除对管理费率定价的指导等等。
对市场影响:
短期来看,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温和。正式内容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并无超预期之处,个别条款甚至有所放宽,而延长过渡期,同时允许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产品采取摊余成本法计量,可能有效缓解市场此前对缓冲期不足而造成流动性“硬着陆”的担忧。此外,在规定出台之前,监管层为防范流动性风险,维持资金面相对宽裕,货币政策边际上有所放松。
中长期看,《资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银行理财野蛮扩张、广义货币快速增长的时代正式终结,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新的时代,能够提供合理风险收益比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将继续受到欢迎,而具有显著不合理定价、或者具有明显泡沫的资产,其资产价格或难以继续增长。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