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以5连阳走势暂时结束前期震荡下挫走势,周内各板块普遍上涨。对于节后的A股市场,不少基金仍然期望有更多“积极”的政策来支持。而对近期表现强势的成长股,有基金判断其将会出现分化。
基金盼积极政策支持
本周A股市场情绪回暖,上证指数实现5连阳,截止周五收盘收复3200点,周涨幅达到4.16%,创业板指于本周五盘中再度刷新前高,触及1828点,周涨5.46%,中小板指周涨幅也达到5.54%。不过,从成交额上来看,目前市场热情与前期仍然无法相提前并论。对于A股市场的走势,基金仍然期望政策面有更多“积极”的消息来引导。
南方基金指出,经济增长数据继续偏弱,继1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后,进出口数据也出现走弱态势。1月份出现衰退性贸易顺差60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且有央行的力挺,将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叠加近期地产销售景气回升不如去年12月份强劲,且政策可能观察到12月份的增速加快有开发商年底冲量的嫌疑,因此未来政策面还需变得积极,以对冲经济偏弱可能带来的冲击,此前央行的意外降准就是体现之一。
九泰基金认为,央行于2月4日降准,短期内再出现降息等宽松工具概率较小,预计节后宽松政策将出台,并配合使用SLF和MLF等结构性金融工具以降低相关贷款利率,增加信贷供给,刺激经济需求,缓解通缩压力。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接下来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放松实体经济的融资瓶颈。在表外融资持续受到监管挤压的背景下,这只能通过加大表内信贷投放来完成,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放松更可能以放松信贷的方式来进行。
此外,也有基金认为,降准效应或在节后显现。国投瑞银就表示,节前利率在各方面影响下尚难以出现大幅下行,但伴随着节后现金重新回流银行体系,降准对流动性的提振作用有望显现,届时资金价格有望出现较明显的下行。
“概念”难支撑成长股
从市场表现来看,本周各大板块普遍上涨,涨幅最高的仍然是信息技术板块,总市值加权平均涨幅达8.39%,文化传媒、建筑等板块涨幅也居前。2015年以来,以信息技术为首的中小盘成长股已远远把蓝筹股甩在身后。整体来看,基金对后市行情仍然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南方基金认为,经过前期大幅调整之后,市场风险有所释放。在当前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环境下,政策放松趋势不会转变,市场随时可能迎来小幅反弹行情,不应受市场下跌而丧失乐观态度,需保持一定持仓,当然配置上,需要增加均衡度。
银华基金认为,面临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带来针对性支持措施的出台,这提供了投资机会,即伴随融资方式的创新和鼓励区域发展的政策,交通、环保、水利、核电、新能源等基建投资在今年保持稳定是确定性较高的行业主题。此外,新一波互联网浪潮将助推中国向基于生产力、创新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型,这带来了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汇丰晋信表示,1月份成长股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是来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调整,很多公司的估值回到了25倍的15年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经过1月份的上涨,不论是否有基本面改善的公司,都出现了较大的涨幅。2月份成长股将迎来分化期。对于一季度业绩确定性成长的,或者公司的创新商业模式能够部分兑现的公司,会继续上涨,而单纯靠概念和故事的上涨会遇到较大的压力。
博时基金宏风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则指出,落实到配置上,可以考虑超配行业包括通信、环保及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建筑建材、旅游以及机械。可纳入交易性主题的包括京津冀一体化、互联网金融、农业、核电、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