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行为频繁,释放投资信心
近日,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包括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自购了旗下的中证A500ETF,同时,国融基金等公募也出手自购了旗下的债券型基金。年内公募基金的自购规模接近40亿元,分布于74家基金公司中,其中有12家基金公司的自购规模过亿。
市场分析指出,基金自购释放出了基金公司的投资信心。历史上的大规模自购往往出现在行情转折期,自购行为较频繁的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早,具备相对丰富的管理经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购基金必然赚钱。
股债基金自购均活跃
除ETF外,近期的基金自购还发生在普通指数基金上。中欧基金公告称,于10月21日发售的中欧沪深300发起式指数基金,使用基金管理人股东资金、基金管理人固有资金等认购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债券基金的自购也同样活跃,国融基金的股东国融证券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申购国融添益增强债基A份额。
股票基金自购规模近2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年内基金净自购的规模达到了39.02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为19.77亿元,债券型基金自购规模4.44亿元,混合型基金自购7.93亿元,QDII基金自购1.4亿元,FOF基金自购4.2亿元。华夏基金以4.51亿元的自购规模位居第一,易方达基金和嘉实基金紧随其后。
有机构表示,基金自购并非新现象,但随着规律性的大规模自购频繁出现,这逐步成为市场对公募基金跟踪观察的一个视角。自购基金不必然意味着赚钱,但从历史来看大规模的自购往往出现在行情转折期。(界面新闻)